旧县巧用“五步工作法”助推“一户一宅”清理整治
2019-04-05 |来自: 今日东平报
2019-04-05 |来自: 今日东平报
本报讯 (记者 杨庆国 通讯员 郑舒心)连日来,为响应县委、县政府“一户一宅”整治清理工作,旧县乡选取大吉城一二三四五、王古店一二三四五、屯村铺村,十一个村为试点,巧用“五步工作法”开展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清理回收农村闲散地工作。
第一步,组织有力、层层发动。该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、乡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工作专班,明确工作职责,并针对重点难点村,实行班子成员包村制。党支部、村两委、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、党员、全体村民层层召开动员会、专题会,解读政策,强调工作目的、意义和要求。在各试点村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,各村利用村喇叭播放宣传磁带,印发“明白纸”和宣传手册,让群众全方位明白了解“一户一宅”政策。
第二步,党员带头、公开透明。该乡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政策,先丈量先公示,为群众做表率。对政策不理解的群众,党员干部进村入户,面对面做工作,加速政策推进。同时,依据有关法律法规,严格程序,规范操作。在测量阶段,各试点村均成立工作小组,聘请老党员、群众代表全程参与;测算完成后,第一时间张贴“村宅基地使用情况公开榜”公示,接受群众监督。
第三步,加强执法、学习先进。该乡严格按照上级政策,一把尺子量到底,不开任何后门。乡派出所和司法部门利用工作职能执纪执法,全力支持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清理回收农村闲散地工作,对干扰、阻挠、破坏等违纪情形,依法予以严厉打击。同时,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到先行试点“一户一宅”的济南市、禹城市参观学习,让各支部书记学习先进经验,鼓足干劲、迎难而上。
第四步,创新方法、分类处置。该乡依靠相关政策法规,在前期摸底丈量的基础上,根据各户出现的需回收宅基地、闲散地的不同情况,进行分类处理。对“一户一宅”超出使用面积的,每平方收取2元有偿继续使用;对“一户多宅”超出使用面积的,除一部分依法收回外,其他部分学习先进地区点对点“地票制度”,实行有偿退出。
第五步,科学规划、提档升级。该乡聘请设计院对试点的两片区域进行连片规划,明确出回收的农村闲散地如何使用。一方面修建广场,进行绿化,改善村民生活环境,实现“美丽乡村”;另一方面根据旧县乡的实际情况,打造无纺布特色小镇,建立无纺布车间,带动群众就业,实现“乡村振兴”。
“目前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清理回收农村闲散地工作已显成效,十一个村预计实现村集体收入50多万,清理农村闲散地近百亩,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认同感大大增强,乡村振兴的成效初步显现。”旧县乡党委书记郑兴利告诉记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