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智则国智。”为进一步将德育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,本学期我校启动“嘉和少年说”活动。从周一至周五,每天中午就餐时,都会有一名学生给大家分享她的演讲。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做新时代的好少年!
嘉和少年说,今天我来说,我是小小演说家。
第一期是来自五年级二班的李哲同学跟大家分享了她的学习经验。要想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,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。学习方法因人而异,但是,好的学习方法绝对离不开课前认真预习、上课认真听讲和课后及时复习这三个方面。希望听完李哲同学的演讲大家学习上都有所思考,有所判断,早日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,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!
周二由五年级一班的陈子炀同学跟大家交流如何争做文明的小学生。中华文明,源远流长;华夏古国,礼仪之邦。在这“文明之花”到处开放的今天,不文明之举却也充斥在我们身旁。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陈子炀同学呼吁文明礼仪是一点一滴养成的,做文明小卫士,要从自身做起,要从点滴做起,要从现在做起。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一个讲文明卫生、有礼貌修养、爱劳动学习的好学生,都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文明小卫士。就让我们从每天的文明用餐开始吧!
接下来,周三是四年级的孙晓涵同学,她的演讲是让文明之花开在心中。给他人一个微笑,你将收获一个春天。给他人一份温暖,你将获得快乐无限。给他人一份谦让,你将收获敬重万千。给他人一份真诚,你将获得温馨永远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,讲文明、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从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动开始,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。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,更有责任和义务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,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。




第四期由三年级的刘依诺同学与大家娓娓道来爱在文明,美在礼仪。孔子云: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你若是不懂礼仪,便无法在社会上立足。现在小学生们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,讲文明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平凡小事做起。在学校,争做讲文明的好学生,遵守校规,上课遵守纪律,尊敬老师,和睦同学,努力学习,爱护公物。在家里,要做讲文明的好孩子,不娇不惯。尊敬长辈,体贴父母。在公共场合,争做讲文明的小公民,做到“与人为善,心中有他人”。
第五期由二年级的周芷欧同学和大家分享了感恩。古人说得好:“滴水之恩,应当涌泉相报”。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一种思想境界,是一种高尚品德,更是一份责任。常怀一颗感恩之心、常注一腔感激之情,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恩学校、感恩家庭、感恩社会,感恩许许多多的人和物!因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幸福的!相信美好,才会遇见美好。
通过此次活动,同学们收获匪浅,懂得了演讲的重要性,同时也战胜自我,当他们站在讲台,收获掌声时心情该是多么激动,希望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演讲的兴趣、积极性和自主性。小小演说家们都很兴奋,不但锻炼了胆量,培养了自信,提升了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写作能力。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用心体会感悟身边人和事的能力,心怀一颗感恩之心,激发正能量!
正如有的同学演讲的内容一样,“学校是我们的家,给予我们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,当有一天我们要不得不离开学校时,我想我会落泪,但我更会擦干眼泪,扬起求学小舟上的帆,继续远航!”。愿同学们都能“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