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
2019-02-26 |来自: 今日东平报
2019-02-26 |来自: 今日东平报
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兆军
过去的一年,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启动,乡村环卫保洁交由兴东公司统一管理服务。在全省下半年美丽乡村调查中,城乡环卫一体化排名比上半年提高了17个名次。但放眼全省,我们还居于后列;对标先进,我们还有很大差距。2019年,我们将聚焦农村“清脏、治乱”,坚持问题导向,靶向发力,拉升标杆,提升境界,向先进地区看齐,发扬新时代泰山“挑山工”精神,拼上豁上,攻坚克难,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。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
一、向管理要效果,向着城乡一体、全面振兴聚焦发力
自去年下半年兴东公司接管全县农村环卫工作以来,克服环境卫生欠账多、底子薄、基础差等困难,我们不讲条件、不计代价,抽调精兵强将,全力投身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。把县城“精致环卫”的管理经验、机制优势向农村环卫延伸,做好管理、技术、标准、设备、人员等各方面的统筹,达到城乡优势互补,资源共享,均衡发展,实现城乡环卫管理网格化、精细化、全覆盖,形成队伍专业化、作业标准化、运作市场化的城乡环卫工作新机制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提升管理水平,加大工作力度,继续改革创新。一是联合乡镇、村庄实行“三员一体化”人员管理机制,即乡镇管理人员、村级管理人员、保洁公司管理人员联合管理的“一岗多责”制度,夯实环卫管理基础。二是推行“自查、互查、抽查”督查机制,以月为考核周期,在环卫所、管区和村三级开展环卫督查。三是实施“绩效考核+现场点评+末位淘汰”机制,奖优罚劣,增强环卫工作者的责任心,实现环卫工作稳固常态发展。四是创新“视频公开+微信平台”追踪整改机制,时时处处掌控环卫工作动态。
二、向遗留问题宣战,打好垃圾清理歼灭战
今年,将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切实解决影响农村环境的“脏、乱、差”问题。对镇驻地、村庄、路域、水域环境遗留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,彻底解决垃圾围村、围路、围河问题。一是深入整治环境卫生,全面清理镇、村“四大堆”,彻底清除存量垃圾;二是加强环卫设施维护,确保垃圾箱、转运车辆、压缩站等设施整洁完好,提高机械化作业率;三是开展建筑渣土和餐厨垃圾的综合治理。参照城区管理的成熟经验,复制延伸到乡镇、街道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实现垃圾无害化、资源化、减量化处理。
三、向“老大难”宣战,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
我县14个乡镇(街道)和经济开发区共有村庄716个,现已经建成投产的污水处理设施共25处,有93个村庄(社区)实现了污水处理。除县城、银山、州城污水处理厂外,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均为一体式处理设备,大部分设备制作简单,处理工艺落后,出水水质为一级B,只有少数达到一级A的要求。因多数村庄水量不稳定,运行水平和能力不足,无专业管理运行人员,致使大部分设备不能稳定运行。根据《东平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和《东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》的要求,要实现“一年提标扩面、两年初见成效、三年全面提升”的目标,需要加快弥补欠帐。基于此,我们于2月13日至18日赴江苏省高邮市、宜兴市,浙江省安吉县,省内沂水县专题对标学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。通过对比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,初步理出了适合我县农村污水全面治理的思路。
一是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分步有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,前期以东平湖沿岸、南水北调输水沿线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、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镇村为重点,优先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。
二是坚持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,采用集中处理为主、分散式处理为辅的多镇一设施、一镇一设施、多村连片一设施、一村一设施和一户一设施的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处理模式。在建设和运营模式上,采用政府控股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模式。
三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。成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专班,主要负责人亲自抓,分工负责人靠上抓,项目手续办理、污水处理技术、市政施工、工程管理等有关人员专人专职负责各项业务。计划在2月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评审,3月份完成可研报告、环评报告的编制及批复,4月份完成设计,5月份完成招标,5月底全面施工,年底前完工。
四、发挥好“三个作用”,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
一是发挥好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牵头作用,在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上当好县委、县政府的参谋助手。二是发挥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的督查、监督、考核作用,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。三是发挥好兴东公司主力军作用,加大资金、人员、设备投入,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我们将以这次大会为契机,吹响担当作为、狠抓落实、打造农村宜居环境的冲锋号,以无所畏惧的姿态、逢山开路的勇气、务实奋进的作风,不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向深入,为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东平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