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平信息港公益

新浪微博:泰安辟谣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违章查询

南堂子 打好“山水牌”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

2019-01-18 |来自: 今日东平报

  

     记者 侯存国

  时值冬日,走进银山镇南堂子村,迎面而来的是一派全新景象。移民社区陆续有群众迁入,优雅舒适的环境堪比城市社区。整洁有序的马路两侧配备路灯、垃圾箱、指示牌,拐角处安装了大型电子屏。青松与鲜花环绕的公园内,各式体育器械一应俱全。昆山党性教育基地内主题建筑规划有序,全县党性教育基地的核心地位无可撼动。从“丑小鸭”到“白天鹅”转变,南堂子村只用了短短数年,特别是近年来,该村突出“山水”牌、“旅游”牌,变“劣势”为“优势”,探索走出了一条环境美、产业绿、百姓富的生态发展路子,为全县“撑杆一跃”“弯道超车”战略实施贡献了“南堂子力量”。

依“山”而建  打造生态发展“高地”

  建设美丽乡村,自然得从改变现状开始。

  南堂子村自古不缺山,西侧连绵青山寂寞了千万年。缺少耕地的山民为了生火取暖,乱砍滥伐,山上生态一度遭到破坏。为了让青山更绿、变身金山,该村坚持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,深入挖掘历史、文化、自然等优势资源,突出生态和休闲度假功能,加快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村,把历史文化的“看点”变成旅游发展的“景点”,着力打造村民的精神家园、游客的体验乐园。通过近 10 年的发展,南堂子村由一个脏乱差穷的偏僻山村,逐渐蜕变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。“发展村级旅游业符合村庄发展路子。我们村有昆山,柏树茂密,山石奇特,文化古迹众多,有千年古寺月岩寺,有传说周穆王骑马被困时坐骑刨出来的马跑泉,有一段六华里的古城墙,这都是我们的优势。”昆山文旅党总支书记郑灿宾说。旅游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,犹如一柄“手术刀”,对全村环境起到了“刮骨疗伤”的作用。为营建绿色环境,村庄两侧各种花木栽种的密密匝匝,村后宅旁绿柳红花惹人眼球,村旁、宅旁、路旁“三旁”绿化实现“一村翠绿”;为修复生态,对村内废旧坑塘进行生态修复,确保“一塘清水”;为配全设施,充分利用废旧宅基地、路边三角等资源,规划建设 3 处文体广场,配全服务设施,打造“一处休憩场”;为保持整洁,实行“门前三包”和“门内五化”责任制,保持“一院洁净”。

  昆仑山下多沟壑,如今赋予了新的内容,分布着红色基因主题馆、大讲堂、初心石、习苑、红沃园、拓展基地、延安窑洞等特色鲜明的建筑群,描绘出一幅主旨宏大、链条完整、内容详实、表述生动的长篇画卷。位于南堂子村的昆山党性教育基地,正承载着无数梦想的平台,从无到有、由小变大,在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党性教育的一面旗帜。

  山,经过精心“梳妆”,一座带有传承的发展高地由此隆起。

依“水”而憩,营建美丽乡村“洼地”

  变美是乡村需求,关键还在如何变富。

  南堂子村集山之坚韧、水之灵动,兼具丰厚人文。从空中俯瞰,西高东低,弧形堤岸上依次为游客集散区、南堂文化区、昆山景区、商业区、新型社区等一系列功能区,这里已成为改革的试验田、振兴的发动机。东平湖位于南堂子村东侧,有绵延的湖岸线。过去,这里泥泞不堪,既不能耕地,也不能晒粮,是一片烂滩地。如今,经过规划建设,长长的湖岸线不仅有一条公路依湖而建,让过往行人欣赏涟漪湖水,更是建设了高标准石质堤岸,游客可以直接在岸边垂钓。一道长长的蓝红相间栈道由岸边向湖中心延伸至数里,游客可以漫步于其中,欣赏两侧湖光山色。米黄色的小木屋分布在绿色草坪之上,里面电器设备一应俱全。在深水区也建设了椭圆形浮动式客房,游客可以尽情感受水的魅力与风情。

  没有制度不成方圆。为了将旅游业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吸金洼地,造福广大百姓。南堂子村大力谱写“旅游+农户”文章,不断完善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旅游要素,在周边建设了星级宾馆、大型旅游观光码头、游客服务中心、大型停车场,发展农家乐、渔家乐 58 家,其中省级农家乐 15 家,形成了游玩、餐饮、住宿一条龙服务。

  水,经过“设计师”精心营建,一道靓丽湖岸线由此展现。

注入“灵魂”  凝聚政通人和“福地”

  木质的渔船、斑驳的渔网、布满生活印迹的古老器具、几行由石头碾盘修建的小径,甚至马跑泉的传说,都成了南堂子村的独特印记和乡愁记忆,而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  怎样让村庄带有符号,更加有向心力,是南堂子村努力的方向。该村通过打造乡村旅游,让更多的群众能吃上旅游饭,不用远离家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。目前,不仅众多小媳妇、老大嫂能在景区驾驶旅游观光车、小渔船等交通工具,上了年龄的老人都可做给果木树浇浇水、剪剪枝,依然做以前干的农活,收入却增加了不少。一些学历高、素质好的群众经过选拔,在昆山党性教育基地任职,不仅让个人有荣耀,也让家里人感到自豪。口号喊再响不如实干强。南堂子不造“盆景”建风景,让村庄有了绿色产业,实现了可持续发展。

  乡村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绕不开的话题。近年来,南堂子村通过完善议事程序,发挥红白理事会、五老协会、道德评议会等作用,变软性约束为自觉习惯,不断强化自治基础。广泛开展“好媳妇·好婆婆”“四德榜”“星级文明户”等评选表彰活动,传承优良村风,引领文明村风,让乡村治理更有秩序。“以前忙完农活,除了打牌也没什么活动,还老有纠纷,现在跳舞、唱戏、读报,活动多着呢,而且村里来的人多了,大家可忙的也多起来了,生活很充实。”谈起现在的日子,南堂子村的老少爷们笑得合不拢嘴。

  南堂子,正在聚心聚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。

编辑:admin
http://fc.sddp.net/html/newhouse/202207/169831/view.html


主管 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 东平县文联 鲁ICP备05007463号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1号
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。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Copyright 东平信息港 Dongping Literature ang Associ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.
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8-2822003 举报邮箱:jb@sddp.net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微信公众号:泰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
技术支持:东平信息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