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平信息港公益

新浪微博:泰安辟谣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违章查询

拆掉瓦房住洋楼!东平5.1万移民喜迁新居

2018-12-14 |来自: 齐鲁网 闪电新闻

齐鲁网泰安12月13日讯 早在1958年,东平县24.5万库区人民响应国家号召,顾全大局,惜别故土,支持东平湖库区建设,确保黄河安澜。如今,东平县14个移民安置社区、665栋楼房拔地而起,5.1万移民喜迁新居,幸福生活从此开启,向全国交出了移民工作的“东平答卷”。

  


  这一场巨变,源于移民避险解困工程的实施。

  东平县地处鲁西南,历史上曾为国、郡、府、路、州等建制,一直是重要的区域性文化经济中心,面积1343平方公里,人口80万,是全国第二、山东省第一移民大县。

  东平湖总面积627平方公里、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,是黄河中下游唯一滞洪水库,是《水浒传》中“八百里水泊”的唯一遗存水域。如今,这里承担着两项国家重点水利工程,京杭运河直通江南,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湖而过。

  解放前,黄河泛滥成灾,群众生活困苦。1958年,为根治黄河水患,实现保省城济南、保津浦铁路、保胜利油田、保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“四保”任务,国家决定修建东平湖水库,外迁村庄468个,挖占土地8.7万亩,淹没耕地28万亩,24.5万人舍小家顾大家,惜别故土,成为特殊的贫困群体。他们存在住房狭窄、交通不便、耕地短缺等诸多困难,特别是4.6万无地移民群众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。

  移民避险解困工程,是国家针对库区移民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,投资规模、扶持力度创历史新高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东平县纳入全国第一批移民避险解困工作试点县。东平县以强烈的使命担当,成立强有力的工程建设指挥部,举全县之力精锐出战,全力打造全国移民避险解困工程样板。

  


  记者了解到,东平县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分3期实施,总投资41亿元,建设14个安置社区,总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,涉及 6个乡镇(街道)、52个移民村,安置15319户、51515人,占山东省整个工程量的49%。

  根据区位特点、资源优势,确立了城镇集聚、特色乡村、滨湖现代和融合发展4种建设模式,实行“统一建房、先建后搬、整体搬迁”,尊重群众意愿,规划了3种户型,道路、绿化、天然气等设施完备,服务大厅、学校、卫生室、养老中心等一应俱全。

  目前,14个社区全部铺开建设,8个社区已全部回迁入住,其余6个社区明年实现搬迁。幸福感、获得感不再是殷切的期盼,而是切身的体验。移民赵广荣告诉记者:“以前是泥巴墙,茅草房,支口锅,铺张床,现在是吃不愁、穿不愁,拆掉瓦房住洋楼。”

  新时代,新社区,新生活。东平县在完善社区设施的同时,不断提升社区管理。成立社区党组织,健全服务中心,实施市场化物业管理,开展“五星社区”“最美家庭”等系列评选活动,千百年来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彻底打破,移民转身变市民,精神状态、生活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巨变。

  


  发展产业更是“稳得住 能致富”的关键。东平县明晰产业发展思路,解决移民就业致富问题。坚持优势资源挖潜,依托旅游资源优势,建设36个乡村旅游示范点,“一产转三产,渔民变老板”。坚持传统产业提升。对服装加工、食用菌等传统产业,培育龙头,拉长链条;依托“安山大米”、“斑鸠店大蒜”等国家地理商标,加大包装推介。坚持园区平台孵化。在搬迁社区周边建设产业园区,已有入园项目28个,新增就业6800人。坚持技能培训引领。今年以来,已举办电子商务、机械维修、家政服务等培训班16批,培训移民2200多人次。

  


  移民张洪泉介绍,车间建在家门口,脱贫致富靠双手,在家里上班非常好,下楼就能上班,还能常在家陪陪孩子老人。

  2017年,库区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62元,“产业园”成为富民强村的“动力源”。

编辑:yll
http://fc.sddp.net/html/newhouse/202207/169831/view.html


主管 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 东平县文联 鲁ICP备05007463号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1号
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。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Copyright 东平信息港 Dongping Literature ang Associ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.
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8-2822003 举报邮箱:jb@sddp.net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微信公众号:泰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
技术支持:东平信息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