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平信息港公益

新浪微博:泰安辟谣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违章查询

东平地名文化 >> 常庄古民居

 常庄古民居

      常庄古民居 属古民居地名文化遗产,标准读音为“ChánɡzhuānɡGǔmínjū”。该民居位于东平县接山镇常庄。因位于常庄,故名。常庄古民居建于明朝至民国时期。常庄为山东省传统村落。常庄古民居建筑群基本保存了清朝中晚期的建筑风格。

  常庄古民居建筑群包括颜氏大街南院老宅、北院老宅、复圣祠、保险楼、凤凰嘴老宅、会客大厅、八路军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等民居约30户,计500余间。民居整体为平房,砖石墙,木顶架,一门双窗,券式,内有木梯通顶部,当地村民称为“挂屋子”。其中,颜氏大街南院老宅南北长100米,东西宽80米,计30余间房屋;平顶或四合院建筑,布局合理、保存完好。八路军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处在南院老宅。

  颜氏家族的家庙称为“复圣祠”“颜氏祠”“颜氏庙”,是常庄颜氏家族祭祀先祖颜回、商议本族要事的地方。该祠堂创建于明朝早期,清乾隆七年(1742年)复建,民国年间重修。现存有正殿3间,顶脊砖雕4条龙,吻兽高突,保存基本完整。庙内存有清乾隆七年(1742年)、二十年(1755年)和咸丰元年(1851年)重修碑各1方,记载东平州颜氏族人建庙祭奠复圣盛举。门殿厦柱上刻楹联“视听音动杏坛间天心独见,虞夏商周随苍内五道维新”。民居内有床、柜、椅等老式木质家具及清代“泰山石敢当”石刻等民俗文物。村内有“七十二胡同”之说,拐折曲弯,自成一景。村外有战乱时村民为求自保修建的部分村寨寨墙,全是石料建造而成。明朝建设的排水涵洞贯穿整个村庄,构成良好的排水系统,形成东北水西北流的独特地理现象,使常庄人至今受惠。



主管 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 东平县文联 鲁ICP备05007463号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1号
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。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Copyright 东平信息港 Dongping Literature ang Associ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.
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8-2822003 举报邮箱:jb@sddp.net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微信公众号:泰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
技术支持:东平信息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