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德而耕 行以致远——记实验小学师德先进典型吴兴亮
2023-04-19
2023-04-19
编者按:三尺讲台写春秋、一生秉烛铸师魂。一直以来,东平县教体系统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涌现出一大批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、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。他们用敬业爱岗为新时代的教师代言,用不懈的奋斗为新时代的教育助力。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绚烂的光彩,在育人的实践中收获着别样的幸福。
为深入推进“强师德、正师风、作表率”实践活动,自4月3日起,东平县教体局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展播——“榜样在身边”,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,争做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、以德育德的楷模。今天推送的是实验小学吴兴亮老师的先进事迹。
吴兴亮,是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,自97年参工以来,他栉风沐雨,始终以勤勉的敬业态度、饱满的工作热情、优秀的师德师风,孜孜不倦地奋战在教学一线。他虽没有豪言壮语,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,但他有一颗赤诚之心,以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,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春秋,播种希望。
他刚踏入师范的大门,就被映入眼帘的教学楼上的八个大字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吸引了,当时他就暗下决心,一定好好学习,掌握技能,为家乡教育事业增光添彩。在校期间,他认真学习各门功课,积极参加各项活动,走上工作岗位后,更是勤于耕耘,潜心教研。教学中,他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,不断学习数学学科最前沿的教学理论,始终将课堂教学创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。课堂上,他实行小组合作式和师徒结对式学习模式,努力打造分层教学,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,乐于探索,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。岁月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,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上,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悄然而过。至今他在岗已有26年,现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兼一个班的班主任,还主持着教务处的工作。在日常工作中,他不仅尽力教好自己的课,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教务处的工作。每日早午读巡查时,他边记录老师们爱岗敬业的样子,边计划反思自己的工作内容。工作是繁忙辛苦的,也是琐碎平实的,那平实中的温暖,平淡中的坚守,和那平和中的智慧,让他真实而笃定地爱着教育。正是对教育的全情投入和埋头苦干,也换来了累累硕果,他先后荣获泰安市教学能手、泰安市优秀教师、泰安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、泰安市教坛英才等荣誉称号,曾多次荣获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,多次执教市公开课,去年他又荣获“一师一优课”省级优课荣誉称号,多篇文章在《山东教育报》、《少年智力开发报》和《小学德育》上发表,并且参研的多项课题获省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。
从教26年,班主任经历也伴随吴老师走过了26个春秋,在班级管理中,严抓厚爱是他的带班经验,因材施教是他的育人方式,乐学善思是他的学习习惯。班级无小事,事事必亲躬,无论寒冬酷暑,每日他都早早走进教室,看看孩子们有没有到齐,照料孩子们随时增、减衣服,提醒孩子们课下多喝水。学生生病时,对他们嘘寒问暖,学生遇到困难时,帮助他们排忧解难。在他的班级里,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,恰似一团和风细雨,感染着整个班级。教室的卫生、桌椅的摆放、随手关灯关窗锁门、帮助同学解决临时困难等等,都有学生第一时间默默去完成,风清气正、团结向上、积极进取的班集体日渐形成。
在班里,吴老师经常给孩子举办展示会,给留守儿童过生日,给爱读书的同学赠书,给单亲孩子买文具等等,对于特殊的孩子更是给予了特别的关爱。2019年吴老师刚带完一年级,根据学校的安排又接手了五年级,当时有个弱智的孩子被临时调到他班,他二话没说,欣然接受。也是在那一年,还有一位学生因病请假一个多学期,在和孩子家长的聊天中得知,孩子因病痛折磨而精神沮丧,他就决定去家访,和孩子倾心长谈,给孩子讲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,鼓励孩子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,听了吴老师鼓励的话语,这个孩子又重新燃起了希望,临别时拉着吴老师的手说:“老师,您还能再来吗……”看着孩子充满稚气又满怀希望的眼神,吴老师郑重地点点头。从那以后吴老师就成了他家的常客,每隔两三个星期,就去看望他一次,舒缓他的焦虑症状,点拨他学习中的困难,给他带去温暖,送去希望。临近期末考试,孩子家长透露出孩子想参加期末考试的想法,但又怕给班级拖后腿,影响班级荣誉。吴老师说,没关系,只要孩子想参加,就说明孩子有学习的动力,我们不能抹杀孩子的想法,我一定会满足孩子的心愿。有同事听说后劝吴老师:本来你班成绩优异,他一参加考试,那平均分不得大幅降低吗,可能因他而失去了荣誉。荣誉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相比,吴老师毅然选择了后者。最后的期末考试,这个孩子数学只考了46分,正是因为他的参与导致吴老师班平均成绩确实下降了很多,但吴老师无怨无悔。淡泊名利,志存高远,为每一个孩子成长护航,是吴老师不变的信念。正是这种无私的倾情关爱,精心育人的情怀,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和信任,家长对他工作的认可和敬佩。
2022年吴老师成为了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,他勇挑重担,带领工作室成员乘势而上,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做研究、出特色,使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为“研究的平台、成长的阶梯、人才的孵化器”,从而引领学校乃至全县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提升。
孔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。正人先正己,吴老师以高尚的人格,自身的素质,科学的方法,严于律己的作风,来服务于教学,无论是教学常规的落实,教研教改的实施,还是“首课负责制”的实施,他都身先士卒,处处做表率,积极履行教务主任的职责。
因他担任着两个班的数学课,每天至少四节课,如有科任老师请假,作为班主任的他还得顶替上课,上完课后再处理教务工作,每天忙得都顾不上喝水,下班后还要批改作业,工作实属劳累,几乎没有正常下过班,每天都是戴月而归。繁忙的工作,引来了家中老人的不理解,“看着人家都很轻松,你怎么那么忙啊?”他只能无言以对,因为他是一名教师,承载着家长的重托,孩子们的希望。今年春节前后,在他的家里有两位亲人相继生病住院,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一节课,他没有请过一天假,白天上班,晚上去医院陪护,一个月下来,他瘦了五六斤。前段时间甲流流行,他也不慎被传染上,一连几天都高烧不退,头晕脑涨,为了不影响工作,每天中午放学后饭都顾不上吃就去排号打针,医生建议他请假休息一天,一位邻居看到他也说,看你脸烧的像块大红布,你就休息休息呗……即便身体再有不适,他总能咬牙坚持,他时刻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记得那是一个周三下午,连着上完三节课,他就感到眼前发黑,天旋地转,学生看到他难受的样子,立马围上来,赶紧扶他坐下,关切的问:“老师您怎么了?”他强忍着笑脸说:“孩子别怕,没事,我有点累了”。这时孩子们有的给他捶背,有的给他按摩腿,有的给他递水,那天,他班的孩子们自发地每人都给他写了一封信,里面装满了满满的爱。晚上,他的手机也不停地在响起,是家长朋友的嘘寒问暖……那一刻他也真正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感。
“三尺讲台存日月,一支粉笔写春秋”,吴老师坚信:他会用纯洁高尚的师德师风、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,踔厉奋发,躬耕教坛,在教生成人、助生圆梦的教育事业中绽放芳华,书写自己的无悔人生!